常研常新 一路前行
——记中兴小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常态化教研活动
常研常新 一路前行
——记中兴小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常态化教研活动
秋冬气始交,研讨意正浓。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交流教学经验,11月30日,中兴小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常态化联合教研活动如期举行。
本次活动,语文、数学、外语组分别有两位青年教师进行了课堂展示。
语文组
语文组季文韬老师和张乐源老师以“优化学习单 提升学习力”为主题,分别执教了二年级第七单元《雾在哪里》和三年级第七单元《读不完的大书》。
季文韬老师执教《雾在哪里》,这篇课文是俄罗斯作家谢尔古年科夫创作的一篇童话故事,人们所熟悉的自然现象“雾”被描绘为淘气的孩子和这个世界捉迷藏。课堂内容在“雾来到了哪里”“把什么藏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如何”三大学习活动中展开,二年级的学生对于雾是有生活经验的,而童话赋予了雾孩子般的语言,读起来生动有趣。季老师在课堂上能引导学生读好雾说话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 最后在教学中请学生仿照课文句式发挥想象说一说雾把其他景物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提升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张乐源老师执教《读不完的大书》,这篇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好玩的事物,在让学生发现其中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同时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表达。课堂内容在“读‘大书',善于积累”“品‘大书’,感受乐趣”“仿写法,趣说‘大书’”这三个大任务下徐徐展开,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拓展仿写、互评赏析等方法掌握学习重点的同时体会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课堂展示后,徐文彬教授对两位老师的教案设计目标定位、学生课堂表现、多媒体的精准运用、学习单的恰当运用等方面予以了肯定。两位老师备课注重研读文本,解读教材有自己的感悟,张老师的课堂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方法迁移,内化“好玩”,重难点突出,课堂内容张弛有度,季老师的课将学生的主动权给了学生,通过图片展开学生奇妙的想象,并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最后,徐教授提出建议,建议学生的预习安排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学生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展开预习活动,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科学预习的方法。他还强调,老师们在教学时要以人文主题为引领,根据单元学习目标细分板块,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学习样态,有效地落实语文要素。
数学组
严田恬老师执教《加法运算规律》
这节课严老师以熊出没作为问题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在课堂中,采用数形结合,引导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来解决问题,并观察算式特点,将不同算式组成等式,再列举类似算式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共同点,从中概括出运算规律,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知识。学生通过概括两个数相加、三个数相加的加法算式中蕴含的运算规律,意识到不论多少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
徐文恺老师执教《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这节课从回顾学过的运算引入,在计算中,学生发现这几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规律——两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并能够列举出类似的算式。同时在课堂中运用图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加法交换律。在探索完加法交换律后,学生产生想法,在减法、除法、乘法中是否也有交换律,后自主探究,在研究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交换律的认知进一步深入。最后总结发现,加法交换律与乘法交换律都是在两个数的运算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课后陆世奇博士做了《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运算律”为例》专题讲座。讲座中陆博士先肯定了两位年轻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把握情况,严老师和徐老师都是指导学生通过简单的例子进行观察、比较、猜想、验证中得出结论,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考过程,在简单的知识中感悟数学思想的存在。同时陆博士也指出加法交换律从本质上看只改变算式中加数的位置,而不改变运算顺序。其实运算律不仅仅是为了中高年级的简便运算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它还有更为重要的作用——扩充“数集”,为初中代数的运算打下基础。
外语组
郝爱心老师执教的课题6A unit6《 Keep our city clean》开头以复习过去和现在的方式导入课题,自然流畅,既复习了句型,又为新课做了铺垫,整个课堂过程中通过听说读写多种学习方法进行展开,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课堂围绕两个问题展开What made our city dirty?What can we do to keep our city clean?让孩子们以不同的方式寻找答案,操练句子且会说会用句型,同时拓展了关于自然保护的常识,最后利用视频和日常行为照片升华了本节课的主题,呼吁学生应该尽自己所能保持城市干净。
张沁沁老师执教的内容是5AUnit6《My e-friend》story time教学。课堂首先通过视频导入,进而引出课题。张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中,并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课文。在本节课中,张老师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方式阅读课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课文结束环节,张老师让学生复述课文,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文最后环节,张老师让学生询问Peter更多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探究运用能力。张老师的整节课环节紧凑。课堂气氛热烈,体现了新课标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交流环节时,许家盘博士对两位老师的课内阅读教学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许博士指出在课堂中,除了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时要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要多多关注少部分孩子。教学内容的设置也要根据学情进行适当的取舍,不宜过多。把课堂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表达,让课堂中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乐。
望山远而力行。此次联合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与会老师们在学习中反思,在交流中探索,共研新课标理念下的优化教学,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常研常新,一路前行。
用户登录